腾冲不只有温泉和玉石,还有中国远征军的铁血战歌
更新时间:2023-03-24
小编:
0
828
认识 腾冲 ,那还是8年前看过的一部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惨烈的战争场面,战争中敌我双方人性的展示,震撼着我的心灵。从此知道了 腾冲 ,知道了 中国 远征军,知道了国军在正面抗日战场上的举足作用。
《我的团长我的团》写的是中缅边境日军和国军的一场对峙,照比现在的抗日神剧一点都不神,《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很认真的抗日剧。
根据兰晓龙的一部长篇小说而改编的43集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由康洪雷导演,段奕宏等主演,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为大背景,讲述了抗战末期聚集在中国西南边陲小镇的一群国军溃兵抗战的故事。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军民抗击日寇、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全景图,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那段历史已过去半个多世纪, 终于有人出来说说这件事了。
腾冲的抗战历史,是中国军民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的真实历史故事。打击日寇、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所以,2016深秋,来腾冲,向中国远征军致敬!

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来腾冲,在参观滇缅抗战博物馆时,见到当年美国大兵用旧弹壳做的和平鸽,见到参加过二战的原美国总统老布什为中国人民修建美国阵亡官兵纪念碑写的感谢信,还见到中华民国腾冲县县长张问德的当世名檄《答田岛书》。虽然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但这是我距离中国远军最近的一次。
说说中国远征军的故事 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由滇西进入缅甸,与日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战斗,由于英军、美军的种种原因, 10万人的中国远征军只有4万人生还。中国远征军失利后,一部返回滇西,据守怒江天险。1943年10月盟军中国战区军队对缅北日军展开反攻,即缅北滇西战役。在滇西怒江与日军对峙的中国远征军,也于1944年5月发起了松山战役和腾冲战役,并于1945年9月,将日军全部赶出了缅北和滇西。至此,中国远征军班师回国。




拜谒国殇墓园
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收复了云南边陲小城腾冲,流浪在外的腾冲人欢天喜地地回到家乡,但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故园一片焦土,数千名中国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卧在残垣断壁上。腾冲男女老少忍住悲伤,掩埋了士兵的尸体,其中包括十四名美国官兵,建立起阵亡将士公墓——国殇墓园。
腾冲的国殇墓园,那里是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9000名中国远征军烈士的墓地。那里埋着许多无名小卒,有的墓碑上写着‘一等枪手’,有的墓碑上写着‘二等炮手’。当看到这些没有名字的墓碑,真想拿着酒杯上前跟墓碑碰一下。拜谒国殇墓园,只是向中国远征军表达一种敬意。向那些长眠在中缅边境的中国远征军将士致敬!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腾冲国殇墓园,忠烈祠之后往右行,园内独一无二的陵墓即是寸性奇将军之墓。若论军衔,这也是园内烈士军衔最高的一位了。
陵墓由腾冲特有的火山石镶砌而成,显得古朴、肃穆、庄重。碑前巨石上有一圆形浮雕石刻花环,是莲花组团图案,中间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其中。
寸性奇(1895-1941),字念洁,抗日名将,中国云南腾冲县人,国军,官至中将,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是国军第3军12师中将师长,被蒋中正誉为: 抗日军中一虎将。
1941年5月,日军集中20余万精锐,使用飞机、大炮、对国军第3军第12师阵地发动突然袭击,他指挥官兵顽强抵抗,战斗中,他的右腿被日军炮火炸断。寸性奇以重伤之躯,率余众突围,再次遭遇日军拦截,交战中,寸性奇左腿又被炸断,血如泉涌。此时,寸性奇却要求部下突围,大呼“我决心殉国,以保国格人格。” 言毕,用最后的力气拔剑自刎!在场官兵无不泪如雨下,虽强敌即至,但无一离开,全部陪伴寸性奇将军壮烈牺牲。此役,寸性奇将军和国军第12师全体将士阵亡。
1986年5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史迪威将军
约瑟夫·史迪威(JosephStilwell,1883-1946),美国佛罗里达州人。1904年西点军校毕业,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官拜中将,会讲中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参战,史迪威并被派到中国,先后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等职务,不久晋升四星上将。在华任职期间,由于其在政治上同情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事业,因而与蒋介石不和,后奉召回美国。
1945年1月中印公路通车。为纪念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对华的卓越贡献,这条公路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陈纳德将军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1893-1958 ),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中国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队 ( "飞虎队" ) 的指挥官,有 "飞虎将军" 之称。
陈纳德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与中国和苏联空军共同战斗。他还在湖南芷江组建了航空学校。
1941年8月,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成立,陈纳德担任上校队长。1943年3月,变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担任少将司令,同年7月25日陈纳德应聘中国空军参谋长。
左:史迪威将军 右:陈纳德将军
李根源
李根源(1879 --1965),字印泉,云南腾冲人。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总办,是朱德元帅的恩师。
1945年初,抗战胜利,李根源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之职,回到家乡云南腾冲,即积极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完工了。园中建了忠烈祠、纪念塔、纪念碑。国民党要人蒋介石、于右任、何应钦、卫立煌及二十集团军将领都题了词。腾冲抗战中牺牲的军队官兵和民工的名字,都刻在了碑上。
张问德
张问德(1880—1957),云南腾冲人。曾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私人秘书。1942年5月腾冲沦陷,原县长邱天培于日军未到先弃城而逃,6月省府委派他任腾冲县长。他虽年过花甲,但为驱逐日寇,仍临危受命。他上任后,以辅助部队作战以期收复腾冲为第一要务。1942年至1944年,三年间张问德率县府随军转战,他手拄藤条拐杖,辗转于敌后,疾病折磨得他卧床不起,仍坚持不懈。
国军于1944年9月攻克腾冲,光复腾冲之战十分惨烈,历时数十天,终使沦陷计二年多的边城重镇重见光明,全歼日寇少将指挥官藏重康美以下3000余人。整个战役,张问德领导腾冲人民全力支援部队作战,张问德的后援工作居功至伟。

张受命于危难之时,随军抗战历时三载,八越高黎贡山、六渡怒江,历尽艰辛,去职于腾冲城收复之后,国民政府予以奖励。1948年告老还乡,静度晚年。1957年病逝,终年77岁,长眠于他为之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上。
《答田岛书》石刻碑文
1943年8月30日,驻腾冲日寇行政首脑田岛致函张问德,以和谈为诱饵诱其投降。张识破其阴谋,9月12日复信严辞痛斥日军罪行。此信在全国各大报刊登,张被誉为“全国沦陷区500个县县长的人杰楷模”。 蒋介石题赠“有气节之读书人也”匾。表彰张的民族气节。
《答田岛书》,给后人留下一篇浩气长存的传世檄文,被誉为“不愧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答田岛书》全文870字,义正辞严地历数日军在腾冲烧杀淫掠的种种罪恶,表达了要尽中国公民及地方官吏的责任与良心,抗战到底的决心,展示了中华民族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高尚民族气节。一时全国大报均予刊载。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推送此文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不做商用,如有侵权敬请联系立即删除
文章来源: 节选自游记《2016深秋, 来腾冲, 向中国远征军致敬 !》